店舖提供各類澳門特色餐飲
餐飲外賣半年開兩店 冀拓灣區 居民生活節奏急促,加上外賣平台興起,越來越多年輕人朝着外賣市場創業。大米餐飲連鎖店董事總經理蔡純絲表示,該店與合作伙伴於今年四月創辦,主要提供本澳地道麵食、飯類等澳門特色的食品,目前有兩間店舖,希望澳門能夠開設五間店,並將品牌帶到大灣區發展。 推網紅飲品引關注 蔡純絲表示,大學畢業後一直有創業的打算,當時先加入地產中介公司工作,累積多年經驗後,於去年辭職先創辦地產中介公司,因有朋友熱愛烹飪,並對此有興趣,雙方遂合作創業。今年一月開始籌備,取名“大米”主要是簡單、易記,且大米是重要食糧,切合餐飲主題。 最初考慮到餐飲外賣服務民生區域,故希望率先在北區開店,但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舖位,最終改為到南灣區落戶,店舖租金加裝修,投資約四十萬,於今年四月在南灣區開設大米連鎖餐飲。 基於區域特點,客戶主要是該區的上班族人士,由於距離不遠,且多集中於辦公大樓,故沒有與外賣平台合作,店舖負責送外賣,生意尚算不俗,處於收支平衡階段。 近月知道龍園、新益一帶有店舖提早遷出,故按照最初的計劃落戶民生區,開發住宅區業務,並於近日完成裝修試業。該分店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,加入手搖飲品,完善產品線,並研發一些新飲品,希望成為網紅產品,吸引顧客關注。由於該區與南灣區不一樣,顧客群較分散,需要與外賣平台合作送外賣。 民生區有擴充空間 對於未來發展,蔡純絲認為,本澳雖然市場細,外賣餐飲競爭激烈,但市場仍然有擴充空間,要視乎地點、時機,例如筷子基區及氹仔區都是本澳重要的民生區,希望落戶相關區域,擴大服務範圍,理想目標是五間店。國家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構想,看好大灣區發展前景,故也有意進駐大灣區發展,將澳門特色餐飲文化推廣至內地市場,宣傳澳門美食之都,計劃以合作方式開拓內地市場。 目前兩間店包括全職、兼職有十二人,約三分一為外僱,有兩間店舖可以方便調動人資,原材料採購數量大,成本也可以下降。未來有意申請政府的青年創業援助計劃。 本報記者 黃思僑 經營三問: 1、擴充分店如何提升效益? 2、進駐內地注意哪些環節? 3、外賣市場如何突出品牌?